漫 谈 客 家 年 俗
钟巨藩
过年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气氛最为隆重、热闹的全民节日。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是炎黄子孙,都把过年当作最重要、最喜庆的节日来过。客家人大部份是从中原地区辗转南迁的,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也沿袭了中原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但由于生活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变化,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此正所谓“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客家年俗既有浓厚的中原风情,也有淳朴的地方特色。客家人过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四日(有些地方是二十三日)“送灶”开始,至次年正月十五日开“大正”也就是元宵节(也有正月二十日)过后才算结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送灶”到除夕前为准备阶段,大年除夕至正月初五“开小正”为过年阶段,正月初六至十五日(也有至二十日)为余兴阶段。笔者根据手头资料和生活经历对这几个阶段作一简介,错谬之处敬请指正。
准备阶段
送灶 又叫“祭灶”。这是源远流长的习俗。先秦已将祭灶列入“五祀”之一。《礼记·月令》载:“五祀”即春秋季祀户,夏季祀灶,中央土(夏秋之交)祀中溜(中堂),秋季祀门,冬季祀行。《史记·孝武帝本记》:“少君(汉武帝时方士——引者注)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灶神”是谁?有多种说法,汉朝应劭《风俗通·祀典·灶神》:“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神。”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灶神是位美男子。张奎《经说》:“道言,昔登昆仑山,有一老母独处其中莫名其由……唯此老母,……在天则为天帝,在人间乃为司命,又为北斗之七元使者,又为五帝之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上奏天曹,定期簿书,悉是此母也。”灶神乃是一位老母。客家人的灶君是位女神,有“灶君娭太”、“灶神奶奶”等尊称。这可能和客家妇女长年操持家务,终日忙碌于“灶头镬尾”有关。
清康熙年间《汀州府志》:“腊月二十四日,每家拂尘。俗传百神以是日上阊阖帝,人家俱备物供养,焚楮而送之。”二十四日家家户户大扫除,屋内室外、房顶地板、天井水沟俱要清扫冲洗,灶台、炊具、桌凳又洗又擦,真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晚饭后,举行祭灶仪式。祭灶,古时候用黄羊,据《后汉书》记载,汉宣帝时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因杀黄羊祭灶而致大富,这个习俗遂沿袭下来。杀黄羊祭灶普通老百姓做不到,民间祭灶用南糖、糖饼等。客家人祭灶用桔饼、年糕、糖枣、花生等素品,但也有用鸡、肉、鱼“三牲”的。人们在厨房里放好祭桌,摆上香烛茶酒,供上祭品,恭敬地给“灶君娭太”饯行,祝曰:“好事多说,不好少说。”并祈求合家平安吉祥,事事如意。将前几日和尚尼姑挨户送来的“灶札”(印有奏文的黄纸),连同纸钱、灶神同时焚烧,祭后将果品分发给小孩子。也有在院子里堆上楮枝、松枝,把灶台神龛里的灶君像请到树枝堆上,连同用红纸糊成(也有印在红纸上)的灶马、草料一起点火焚烧,一家人围着火堆边叩拜,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四,恭送灶君上天门,一路顺风平安到,请对玉帝言好事。”
接灶 时间有在大年三十日、有在正月初四、初五,也有在元宵节。是日晚饭后,贴上新的灶神像,或用红纸写上灶神尊号,民间写法不一,有写“九天东厨司命九天元皇感应天尊”,有写“南天护福星君利济真卿东厨司命万化天尊”,神像或神号两旁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等,点烛焚香,供上茶酒祭品,户主祈祷一番。
入年迳 入年迳(客家话念gàng)有些地方叫“入年界(架)”等。“迳”有“近”的意思,腊月二十五日为入年迳,入了年迳离过年就不远了。这天,每家都要将珍藏的祖先像请出来,悬挂于正厅屏风上,每日早晚上香烛、添茶水,直到正月二十日(有些是元宵节后)才收藏。祖先像“其三代五代合绘一幅者,则曰代图,亦曰三代图、五代图”。入年迳后,人们忙于准备过年,置办年货,宰杀年猪,蒸制年糕,洗晒衣服,清欠债务……其间,亲友互相馈赠年礼,互祝“大大过年”。城关出嫁的女儿还要给父母送年礼,乡间则父母给女儿送火笼、猪肉等。妇女修剪头发,男人理发。入年迳后,不能骂人,不说不吉利的话,避免说“死”、“病”等字,担心小孩嘴快会说漏,有人在墙上贴了写有“童言无忌”的红纸条。
写春联 在客家人眼中,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用红纸写的春联在客家地区是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也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有些春联或状景、或抒情、或教化、或祈求,如:“食德人依旧,逢时岁又新。”“爆竹二三声人间改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念旧双双来紫燕,迎新呖呖响黄鹂。”“山花烂漫梅花笑,众鸟腾飞凤鸟来。”“春满和睦门第,富生勤俭人家。”“基固楼高万年宝盖,家和邻睦百世安居。”“土楼春暖话尤暖,客寨水甜情更甜。”等等。笔者祖父是清末秀才,写得一手好字,人又慈善,入冬后,请他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他老人家也乐此不疲。20世纪50年代,我读小学,放寒假后就给爷爷当“小工”:磨墨、牵联、晒联。80年代后,手写春联渐少,印制精美的春联多了,连“春标”(俗称“门帘纸”)也印制得很漂亮。
过年阶段
除夕 又称过年,过大年,是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这天人们在大门上贴春联、横批、门神和悬挂用黄漆写有姓氏、郡望的大红灯笼,横批写有“三星高照”、“四季平安”、“五福临门”等,在厅堂里贴上年画。在各个房间的门楣上按其功能分别贴上写有“迎春接福”、“四季平安”、“金玉满堂”、“厨室生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春标,在大件家具、农具及重要物件上贴上红纸,叫做上红。即使有些外出不能回来过年的人家也要委托邻居或亲友贴春联和春标。县城人家前往祖先墓地祭祀祖宗,农村多数人家备办“三牲”、茶酒、香烛和爆竹去本村的神坛社庙、宗祠祖墓祭祀天地神明和列祖列宗。客家人最重尊祖敬宗,不但在家里祖先像前祭拜和到宗祠祭祖,不少人还将大公鸡提到祖父母、父母墓上去割,将鸡血洒在长方形的草纸上、墓碑上,将沾有鸡血的“花纸”挂在墓碑上,让祖先享有“血食”。吃年夜饭前,因有“年三十日唔(不)洗浴,明年会变牛”的说法,人人都要洗澡,更换干净衣裳。
年夜饭 即“团圆饭”,客家人特别看重,无论离家多远,过年都要回到家中全家团聚,吃上一顿家庭盛宴。若有家人因故不能回家,仍须为其保留碗筷席位。有些人家还要多摆碗筷,以示给祖宗享用。年夜饭的菜肴是非常讲究的,除鸡、鸭、猪、牛肉外,还应有鱼、冬笋,寓“年年有鱼(余)有笋(剩)”,要有用猪肉、鱼肉、地瓜粉绞制成的“肉圆”,意为“团团圆圆”等。入席前要上香祀祖、鸣放鞭炮,席上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已立业的子女也会向父母、祖父母孝敬“压岁钱”。席间交杯换盏,笑逐颜开,畅谈今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展望,其乐融融。
晚饭后,家庭主妇还要煮好“隔年(岁)饭”,供新年初一食用,借喻“连年有余”。部分人家则“上岁饭”,即在祖宗像前供上一甑米饭,饭面撒放桂圆、红枣、花生和红纸精制的铜钱,插上称为“摇钱树”的腊树枝,香案上供雄鸡、锦鳞、猪肉、青菜、大蒜等,祈求招财进宝。
守岁 除夕晚上,人们要“守岁”。全屋灯火通明至天亮,叫“照岁”。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之乐,通宵达旦,谓之“守岁”,含有辞旧岁迎新年之意。守岁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载:“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至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疑自唐始。”席振起《守岁》诗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爱生命、惜光阴,这也许是普天下守岁之因吧!现在人们在守岁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节目边守岁成为客家乡亲过年的重要内容之一。
开门 正月初一凌晨,过去每年选择吉时,现多以零时为准,各家摆斋盘、上香烛,接喜神、迎财神、等贵神,打开大门,向着吉利方向行香祈祷,鸣放鞭炮焰火迎新年。万爆齐鸣,此起彼落,五光十色的烟花腾入夜空,把除夕夜的欢乐推向最高潮,人们在热闹的气氛中迎来新的一年。这是一年中第一次开大门,非常隆重,在门上贴“开门大吉”、“春到财来”等春标,厅堂、灶台、大门的大红蜡烛交相辉映,增添无穷的喜趣。
拜年 钟勷候《春节》诗:“开到梅花岁又迁,家家爆竹换春联。儿童也解称恭喜,争向人前学拜年。”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是拜年的日子,家中男女老幼互相贺年祝福,同时,邻居亲友互相拜年,因人而异说些“新年好”、“身体健康”、“新年高昇”、“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过去是点头作揖,现在点头握手。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糖果,至亲好友还要包“挂颈”(即红包,过去用红线穿铜钱挂在小孩颈上,称“挂颈”,现仍沿用),双方有小孩的则互相赠送。清早家人还要在祖宗像前祈年贺新。上杭县城有女儿、女婿初一回娘家拜年习俗。在农村,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妇女们带着鸡腿、桔饼和其他孝敬父母的礼品到娘家与父母兄弟姐妹欢聚。拜年活动大约到年初五,但也可延长到元宵节前后。
正月初一要吃年糕。年糕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粉配熬熟的红糖水炼成粄团再蒸的甜年糕;一种是粳米粉配碱水磨成浆煮成浓糊状再蒸的碱年糕。吃年糕喻“年年高”。早餐一般吃素,这是客家人的养生经,昨晚年夜饭大鱼大肉,今早吃点素,调和脾胃。
年初一有许多禁忌,不能到河中挑水、洗衣服,不能上山下田干农活,不能动针线等。客家人有初一、初二不能扫地,到初三才把秽物清扫出去的风俗,这就是所谓送去“穷气”、“秽气”的意思。关于“送穷”,史有记载:相传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他只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宫中人都叫他“穷子”。穷子死于正月晦日,为他送葬时,人们说“今日送穷子也”。“送穷”的说法就此相沿下来。所以客家人到了年初三家家户户都要扫地,把“穷鬼”扫地出门,以求一年都吉利。
从初一至初三是最热闹的日子,狮子队、龙灯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庆贺新年,在厅堂上为各家拜祖公。年初五为“出年迳”的日子,也叫“开小正”。这天将供奉神灵的供桌、供品撤除,“火烧门帘纸,大人做生意,细人(小孩)捡狗屎。”大家上工、开市,各奔前程。
年初七要吃七样菜。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纪》:“正月初七日……以七种菜为羹”,客家人沿袭南楚的风俗。“七样菜”有葱子、芹菜、蒜子、韭菜、芫菜等五种,另两样可以用鱼、肉,或豆腐等。把“七样菜”一锅煮熟,全家共吃。主要是借菜名的谐音,取其吉利。葱子以葱谐聪,吃了聪明;芹菜以芹谐勤,吃了勤快;蒜子以蒜谐算,吃了会划算;韭菜以韭谐久,吃了幸福长久;芫菜以芫谐缘,吃了有缘;鱼谐音余,吃了表示有余;肉(豆腐)谐富裕。合起来就是“聪明、勤快、会划算、幸福长久、处事有缘分、长年富足、有余”喻示对家庭幸福的期望。
余兴阶段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主要活动是赏灯,所以又叫“灯节”或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汉初,吕后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汉文帝戡平“诸吕之乱”,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日,古时正月叫元月,汉文帝就把这天定为“元宵节”,以示纪念。汉明帝提倡佛法,曾下圣谕:“不论士族庶民,一律在元宵节挂灯笼,以示对神的尊敬。”
客家人的元宵节一般从正月十三、四日开始,家家张灯结彩,爆竹连天,烟花燃升,沿街可见舞龙灯和船灯的队伍。元宵节晚餐,家家都要吃汤圆,象征全家团圆和睦之意。正月十五还有升灯(或赏灯)的习俗,这天上午,凡是年前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在祖公堂挂上写有“丁”字的红灯笼。挂前先用三牲祭祖,祈祷孩子健康成长,然后由家中男性点燃,俗称“添新丁”,以示家中添了新丁(“灯”与“丁”谐音)。在中午或晚上请亲朋好友欢宴。入夜开始闹花灯。在鞭炮声、锣鼓声中,各家各户举出自家扎制精致的各色花灯、龙灯,男女老幼尾随围观,欢天喜地。有的还举行评比。一些村庄还放“孔明灯”,放焰火和“烧烟架”。县城举行“龙灯”、“船灯”比赛,直到深夜。
客家地区流传一首过年的歌谣:“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就话新年头,初三又讲穷鬼日,初四就话料(玩)一日,初五又话开小正(即小年),初六又话神下天,七不去、八不归,九九十十看打狮,十一、十二龙灯转,十三、十四过月半,索性料到正月半。”正月初五过后,人们虽然可以做农活了,但年味还很浓,过年的余兴还很浓。民间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限于篇幅,对舞龙、香灯、游大龙、舞狮、船灯、花灯、走古事、迎神赛会等作一简介。
舞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原汉族的舞龙活动,含有祈求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康的意思。每年新春,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舞龙灯便进入高潮。粤东大埔茶阳镇的“花环龙”灯舞,是一种独具一格的大型汉族传统民间龙灯舞。“花环龙”有红色和青色的两条,每条龙有11节,长达20米左右,它的两眼各点一盏明灯,炯炯有神;口含一颗斗大的火珠,直射前方;整条龙从头到尾点着20多盏灯。每条龙由11位青年男女舞动,还有1位专舞转珠,逗着两条巨龙翻飞。伴随着雄壮激昂的锣鼓声和优美动听的汉乐曲调,只见两条花环巨龙时而在波涛中翻滚,时而在空中遨游;龙舞珠旋,火花翻滚,繁星点点,煞是壮观。大埔汀江河畔的一些山村舞“乌龙过江”灯舞,从汀江西岸舞过东岸再舞回西岸。这种龙灯浑身漆黑,威武雄壮,鼻、额、嘴像三座小山,头上长着一对锋利的角,额顶上突起一大顶角,口含一颗大火珠,两眼亮着明灯;整条龙长约16米,从头到尾有19盏灯,光芒四射。舞龙的人必须有武功基础的青年,舞龙时,每人都挺胸挥臂,勇武刚健。整条龙起舞时,既有火树银花、流星赶月的风姿,又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气势,充分显示出“武舞”之雄武刚劲特色。大埔青溪乡桃林村一带盛行“双龙抢珠”灯舞,当两条巨龙舞起来的时候,只见它们时而憨态可掬,妙趣横生;时而盘龙相法,千姿百态;特别擅长于做游、跳、骑、蹲、跪、站、坐、卧等多种舞姿,充分显示出“文舞”之俊逸新奇风格。
香灯 香灯为稻草扎制的神龙,分头、身、尾三部十一节(其中龙身为九节),另有诱龙的宝珠(简称“诱珠”)一节,每节扎上把手,以便舞打。以闽西上杭县庐丰乡的香灯舞最为精彩,表演在夜晚进行,扎制的草龙插上密密的香火,舞龙的队员身穿黄色衣服腿绑黄布,每人执一节“香龙”。在有节奏的鼓点声中,龙头随“诱珠”挥舞而舞动,龙身蜿蜒起伏,香火闪闪烁烁,煞是好看。因动作多而复杂,舞动辛苦,加上每晚要进行多场表演,龙头由三个队员、“诱珠”和龙尾由两个队员轮流担任。香灯队多至五六十人。除舞香灯的队员,还有花灯组、锣鼓组、后勤组。花灯组为前导,由童男童女担任,各打一灯,有八卦灯、鲤鱼灯、宝莲灯、马灯、驴灯等。锣鼓组紧跟其后。最后是“龙灯”。后勤组负责演出的组织、联络、换香火等工作。每次演出前,后勤组派人到邀请的村子联系,并在各家门前贴印有“新春快乐”、“恭喜发财”等贺辞的贺帖。晚饭后,香灯队整队出发,锣鼓喧天,灯光闪耀,香火闪烁,浩浩荡荡。所到村子热烈欢迎,铳炮齐鸣。到了村里,龙头先给各家各户拜新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户主会送给领队一个红包,算是香火钱。然后集中在较宽的庭院或晒坪上舞香龙,表演时根据院坪的大小决定上场龙身节数的多少。
游大龙 闽西连城县姑田乡元宵节以游大龙闻名遐迩,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及报刊都有专题报道。游大龙以一个或几个自然村为组织单位,少则组成两三条、多则四五条。大龙的制作包括用杉木板做成龙板、竹篾制成龙筋、龙骨等等。每条龙从八九十板到一百五十板不等。龙首头角峥嵘,双目炯炯,抬时一次需要八人。每板龙腰四米,也要四、五个青壮年轮番抬举。龙头龙尾各有乐队跟随,有两三队的,也有七八队的,由仪仗队领路,在街道上缓慢前进。人们认为龙是吉祥物,看到龙的人很吉利,龙游到的村庄可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村群众纷纷要求将龙游到他们的村庄,可让大家都沾上喜气。村子里两旁店铺与人家点灯烛、燃松明、放喜炮,迎接“龙游大地”。大龙出游,人们白天看、高处看、入夜看,形象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夜间每条龙灯火通明,锣鼓喧天,音乐悠扬,那场面的宏伟,颇有令人叹为观止。每条龙经过一个晚上的热闹之后,第二天便是烧龙。烧龙时,抬龙板的人抬着龙板争先恐后地往家跑,传说谁先到家谁最吉祥,实际上这是一项极为欢快的体育活动。
舞狮 狮在客家人心目中象征着勇敢、吉祥。自古以来,客家民间就有舞狮习武之风,舞狮有“打单狮”、“打双狮”两种。“打单狮”由一位武功高强者操纵狮子,有二人戴猴子面具,模仿猴子动作与狮子嬉戏,还有一人模仿残疾人,腋下夹把破雨伞十分滑稽。以八仙桌为中心而舞,为显示表演者的功夫,有时会叠起二、三张八仙桌,象征高山峭壁。狮子跃上桌面舞狮和翻筋斗;猴子跃上桌顶后表演单手倒立,绕桌旋转等动作;残疾人在地面上保持残疾人的特征模仿猴子动作。随着鼓点,狮子、猴子、残疾人表演各种动作,引得观众捧腹大笑。“打双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作狮尾;还有一人戴面具、穿大面襟衫,手执竹叶和破扇,形象滑稽,动作笨拙,有的地方叫“大头婆”、“娑婆”,有的地方叫“大头和尚”。狮子起舞后,大头婆走到狮子身旁,用竹叶引逗狮子,狮子欲吞食,经过一番戏耍之后,狮子吞食了竹叶。大头婆要夺回竹叶,骑在狮子背上与其戏耍,狮子被逗得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大头婆又抓狮子鬃毛,刺激狮子,暴怒的狮子上窜下跳,翻来覆去,几个回合下来大头婆终于从狮子口中夺回竹叶,全舞告终。舞狮一般在村中较宽阔的大坪上进行。舞完狮进行武术表演,先表演单人拳术和单人器械,器械有:棍、叉、钩、双刀、长柄大刀、双钩、短戟、铁尺等,然后是双人或三人拳术及器械对打表演。
正月初一开始,舞狮队就活跃在客家地区的各个村落,凡需舞狮贺年的人家听到锣鼓声,便打开大门迎候,一见舞狮队便点燃鞭炮。舞狮人舞动狮头来到中堂门口,面向中堂以狮头拜上三拜,算是致礼,然后一步一步向中堂舞进。进入中堂,领头人把一张写有贺年祝词的红纸条贴在中堂神案中间,并对主人抱拳施礼,互贺新年。主人端着茶盘向各位武师献茶,拜完狮,主人会双手捧上一个红包交给领队,算是酬谢。
上杭县中都镇活跃着一支女子舞狮武术队。巾帼不让须眉,从1984年起在各级各类的比赛、表演等活动中屡屡获奖,在1988年的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上,荣获武术团体奖。
船灯 有单人船和双人船之分。船灯是用若干木板和竹条扎成旱船的框架,船板用绣布围裹,船蓬用色纸、穗丝、小灯笼等加以装饰,舱身写有对联,如:“撑浆玩船春不老,挽灯唱曲夜来香”等。双人船灯一艄公(丑角),穿对襟衫,戴八字须,扎腰带站于舱前;一艄婆(旦角),穿大面襟衫,扎头巾,束腰站于舱后。音乐起,持浆边划船边行边说唱。每唱完一景,即将船灯绕台一周,表示渔船下滩。待转到另一台角后,又接唱一景。四景唱完即告表演结束。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双人船灯只一艘船,单人船灯则多艘同时表演;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妆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
花灯 游灯的晚上,龙灯为花灯导游。每树花灯几十至上百个,形状有方、圆、菱、多角,小巧玲珑,明丽辉亮;上绘梅、兰、菊、竹等多种名花,或书写“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人寿年丰”等吉祥语,或诗人名句。游灯时,由龙灯引路,龙头高举,继以竖扁灯、龙旗、古董之类;其次是神仙的塑像和观音佛像;神、佛之后就是缀满各式各样、玲珑透剔数以百计小灯的一树花灯。中间则配有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明星万颗,笙歌悠扬,场面热烈壮观。
走古事 流行于连城县罗坊乡,这是每年正月十五必须举办的大型民俗竞技活动。罗坊走古事是当地罗氏十四世祖才微公任湖南武陵知县,卸任返乡时把当地走古事活动带回家乡的。走古事是把10岁大小的男孩按戏曲装扮成天官放在轿中,由22名青壮年抬着,奔走在乡间路上。由于每台“古事”重达200余公斤,加上竞争激烈,必须由三班66名青壮年轮替着走。走古事开始,号铳鸣响三下,在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乐队的簇拥下,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7台“古事”准时从云龙桥下水,开始踏水奔走。他们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再爬起,勇往直前,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赢。场面十分壮观热烈、紧张刺激,吸引着数万名群众参与观看,因而被誉为客家地区的“狂欢节”。
迎神赛会 广东大埔茶阳每年从正月初十日晚上到十九日晚上都有春游胜景的迎神赛会活动。初十晚上开始,出神巡游茶阳各条街道。前导,举有写上“春游胜景”四个大字的高灯彩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随后是轿扛神像或神位,中间除敲锣打鼓或八音中军外,还有男、女幼童乔装打扮成古装戏人物,用木板架起,10余人轮换肩扛过街,当街一路表演。经过各家各户时,大都鸣放鞭炮,以示同乐。初十晚迎茶山公王,是茶阳的开邑老神;十一晚迎东方伯公;十二晚迎中城伯公;十三晚因城内饶姓迎大宗灯,这晚迎神空缺;十四晚迎城隍菩萨;十五晚迎西门伯公;十六晚迎财神、火神;十七晚迎福缘墩伯公;十八晚迎邹公圣王;十九晚迎仙人姑婆。沿途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客家年俗和其他客家民俗一样是客家人数百年来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是客家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展示,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是客家精神得以世代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参考书目:《大埔文史》、《蕉岭文史》、《连城文史资料》和《上杭客家》等。